试论《王昭君传说》的儒家情怀
湖北兴山党校:张学元
王昭君是个历史人物,由于她所处的历史久远,留下的文字记载不多,因而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演绎空间。几千年来,人们对王昭君形象的演绎主要是通过文学和传说的手段。其中,文学以历代诗词、变文、戏剧和小说为主,主流上肯定和赞扬了出塞的历史意义,但也存在着文化冲突和“借昭君酒杯,浇自己块垒。”等文人式的悲哀色彩。但无论是哪个版本的《王昭君传说》却无处不充满着崇敬和赞扬的口吻,生动地反映了王昭君在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。
笔者认为,在《王昭君传说》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里(兴山少女昭君传说、山西旅途昭君传说和内蒙皇后昭君传说),皆以王昭君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中心,分别叙述她在家乡、出塞和草原生活的事迹和遭遇,从不同侧面表达了湖北兴山、山西和蒙古人民的评价和愿望,充分说明了王昭君在人民心目中具有“仁义礼智信”儒家“五常”的核心价值和崇高的精神形象。
一、自愿请嫁的仁
“仁者,爱人也。”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。“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:儒家必须以仁道、仁义为价值取向,而具有儒家精神的人必须匡世济民,以天下为己任。
《王昭君传说》中无处不赋予她悲天悯人的救世精神和博大情怀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为天下苍生计、自愿请嫁。
在“兴山传说”中,《昭君出世》把王昭君说成是以解救黎民为已任的“天桥星”,因见人间战乱不已,就主动向玉帝请缨下凡以息战事。《白马救昭君》也说“王嫱以大义为重,自己要求远嫁和亲。”在蒙古传说中,蒙古人民充分肯定了昭君的“自愿出塞和亲”,说她是美丽贤惠的公主、爱民的阏氏、佑人的神灵。是因为昭君的缘故,才赢得“民族和睦,胡汉一家。”的可喜局面,高度认同昭君和亲的历史地位。在山西《昭君出塞》等传说中,称昭君“极有远见和抱负”,为了拯救边境黎民兵燹之苦,主动请行,“毅然”远嫁。在《王昭君千里去和亲》中,作为宫女的王昭君“自愿代替公主与单于和亲”,“时刻不忘历史使命,传播文明,所到之处,百姓尊崇如神。”这些与《后汉书》“乃请掖庭令求行”、《乐府解题-琴操》“单于遣使朝贡,昭君乃越席请行。”的记载异曲同工。
《孟子·尽心上》说,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之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宋儒张载说,儒者定当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为汉蒙两族修好,王昭君挺身而出,毅然远赴塞外和亲,终使汉蒙迎得了”“边城晏闭,牛羊而野”的升平景象。在传说故事中,充分展示了和平使者王昭君的儒家器识与宏愿,提升并完美了王昭君匡世济民的伟大形象。
二、乐善好德的义
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(《论语·八佾》)儒家要求君子不但要具备“仁”的德性,还必须具备“义”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。王昭君之所以在世人心目中有如此崇高伟大的形象,就因为她具备了那种超越自我、乐于助人的义。
在兴山传说部分里,主要表现了少年昭君乐善好施的情怀。《宝坪的由来》、《望月楼》讲述了少年王昭君为乡亲祈祷幸福、改变生产生活条件、帮助穷苦老百姓的事儿,折射她勇敢、聪慧与善良。《稀荒垭》、《站穿石》描述了王昭君同情弱者,行善积德,人性味儿十足,赋有浓厚的生活情趣。《锦囊》说的是昭君到大漠之后,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,把眼泪化作溪水,剪纸成牛羊,拯救了草原人民。《楠林井》讲昭君挺身驱恶龙,舍身求楠木,诚挚感动上苍。《昭君台》则表现了昭君牺牲自己、救民于水火的高尚人格。
在山西和蒙古的传说中,作者们同样赋予了王昭君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。《饮马泉畔蝴蝶飞》写昭君坐骑刨泉水,解决饮水困难。《昭君宫扇化扇庄》写昭君途中遗扇化村庄,方便路人。蒙古《石人湾》传说借用昭君的梦语:“凡是做好事的人,都是用不着道出真实姓名的。”极富哲理的语言,彰显了王昭君助人为乐的善良本性,并以其崇高的品质感染影响了蒙古人民。《昭君桥》一改清朝文人《双凤奇缘》的悲剧调子,充分表达了汉蒙人民和平的心愿。
三、知书孝悌的礼
“礼,履也,所以事神致福也。”(《说文》)礼渊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,它主要强调的是仪式、程序和规则。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”。到了春秋时代,“仁”与”礼”都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,它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,“礼”业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它已成为大家为人处事的的规矩秩序和道德准则。儒家要求君子应当具有礼仪教养,要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,言行统一,文质统一。“质胜于文则野,文胜于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也。”(《论语·雍也》)。
在《王昭君传说》中,始终是按照“美智勤善勇”的儒家标准来塑造她的。尤其是在兴山传说中,较好地揉和了本地风俗习惯,还原了一个“天资聪明,知书达礼、淑惠贤德”的兴山姑娘形象。
在《妃台晓日》和《替母还愿》等传说中,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勤学苦练、针黹女工、琴棋书画棋的昭君姑娘,更有那心灵手巧、热爱家乡、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。
四、惩恶扬善的智
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 “智”在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,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。
“格物、致知、正心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”(《大学》)儒家对“智”的要求,主要在于理性、聪敏、洞明和智谋,在于以智“体民、恤民、保民和惠民”。
传说中的王昭君,是位智勇双全、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。在兴山传说的《技高一筹》、《巧护楠木井》等故事中,讲述了她仗义扶弱,智斗恶霸的睿智;《双戟摩空》,讲述了她勇斗贪官污吏,保一方安宁的刚正;《王字崖》讲述了她制服妖邪的神威。在内蒙古传说中,不仅有惩罚恶人、保佑穷苦人民的《昭君庙》,也有为蒙古人民想法祛祸禳灾的《米子和昭君蛇》,还有把传说时间延伸到抗日救国时代的《金马驹》,即口诛笔伐了无耻的日本鬼子,又表达了蒙古人民对智慧昭君的缅怀敬仰之情。
五、热爱家乡的信
“信,诚也。”(《说文》)唐代孔颖达在注疏《礼记•礼运》中的“讲信修睦”时说:“信,无欺也。”儒家认为,“信”是一个人必须具备一种德行。
《王昭君传说》中有很多成分是反映她热爱家乡、荫护民众的诚信。从这些传说中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:王昭君是兴山人民的女儿,是蒙古人民的女儿,是中华民族的女儿!
在兴山传说中,《梳妆台》把王昭君演绎成王母娘娘的孙女,昭君的到来给这里的百姓造福,改善了过去贫瘠的自然环境。《胭脂柚》写昭君的真挚目光优化了柚果。《香肠鱼》写昭君使法改变鱼味。《琵琶河》昭君的琵琶声引来了白鸽,白鸽又变成了珙桐花。《百日还乡》讲昭君赠予家乡优质的包谷种子。《三熟地》写昭君借助神仙力量,使家园过上好年景。《龙王庙》写昭君恩德感动龙王,荫育一方百姓。《骆驼峰和梳子洞》讲昭君从漠北回乡省亲和胡汉民族间的血肉亲情。《香溪》、《香溪免潮》、《大礼溪、小礼溪》和《离乡滩》描述昭君姑娘与故土相濡与沫的情愫和难舍的家乡亲情。
在蒙古传说中,《大仙洞》描述昭君:心系牧民,不辞劳苦传授稼穑技艺。用家乡的偏方救死扶伤,深受摹人民的爱戴。“昭君阏氏爱人民。”且把昭君上升到了“有求必应”的“大仙”地位。《昭君的故事》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,塑造了草原英雄胡汉与昭君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,彰显了汉蒙民族的和睦亲情。
在山西传说的《昭君出塞经雁北传说》系列里,《东胜店中琵琶声》、《耍孩儿源于昭君腔》讲述了昭君为蒙古人民演奏琵琶以及雁北人民学歌成腔的事迹。《饮马泉畔蝴蝶飞》写昭君坐骑刨泉水,解决人们的饮水困难。《白羊古城搭毡帐》讲述昭君途经武州导致迁治的善举。《蹄窟岭上踏马蹄》写昭君远嫁途中回望故里的情肠。
总而言之,王昭君出塞和亲,使蒙汉民族互相平衡、互尊互重、互补互济,导致天下升平,谱写了卓越的历史篇章。《王昭君传说》体现了儒家“协调和谐,和雍共处”的中华人文精神首要价值,无处不闪耀着“和谐、和合”的儒家文化思想精粹和生命智慧。
2009.7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