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我们昭君民俗文化摄影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摄影动态  > 昭君文化

关于研发昭君文化的思考及建议 张学元

2017/7/9 22:31:49 人评论

关于研发昭君文化的思考及建议

关于研发昭君文化的思考及建议

 

张学元

 

一、昭君文化开发现状

 

两千多年来,人们围绕“昭君和亲”这个主题,赋诗谱曲、绘画作文,即彰显了王昭君奉献国家民族的丰功伟绩,又演绎形成了以“和”为主旋律的一种文化形态。毫无疑问,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“昭君文化”,始终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近些年来,随着人们对文化价值认识的逐步提升,特别是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经济、政治、社会发展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,更加深化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。改革开放以来,兴山县委、县政府逐渐认识到研发与运用“昭君文化”的重要性,并在挖掘、整理、宣传“昭君文化”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。特别是近年来抢抓移民搬迁机遇,在新县城建设中,高起点规划,突出文化旅游定位,赋予一些基础设施以“昭君文化”的内涵,充分凸现出“昭君文化”的战略地位。与此同时,随着“王昭君传说”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,我们的调查、挖掘和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。

但是,由于种种原因,我们目前对“昭君文化”的研发工作大多停留于表层,尤其没有挖掘出“昭君文化”的丰富内涵。与其它地区研发人文资源的力度相比,我们研发和运用“昭君文化”的差距还很大,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出“昭君文化”在兴山文化旅游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和效益。

1、机构松散。

客观上讲,这多年来,县内外对“昭君文化”的研究一直没有放松,但“昭君文化”的研发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。从内容上看,“昭君文化”的大背景是“楚汉文化”与“草原文化”,它涉及到与之相关联的民俗文化以及经济、政治、历史等方面的因素;从开发的主体来看,它更要涉及到文化、旅游、广播电视、城建、环保等多个部门。这就是说,我们即要有科学的规划,又要统一认识、强化组织领导。虽然前些年县委政府成立了“昭君文化研究协会”,形式上组织了一套班子,但到目前为止,仍然没有一个从全局、战略高度对开发“昭君文化”进行宏观指导的机构和一套完整而合理的研发规划,我们的“昭君文化”研发工作仍然是各为所需、互不关联的无序状态,尤其在管理模式、运行机制、建设载体、对外宣传等方面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。

2、宣传乏力。

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是与宣传紧密联系的。也可以说,对外宣传力度决定着文化品牌的效应。“昭君文化”的核心主体是闻名中外的四大美人之一——王昭君,这本身就是一种垄断而又精妙的品牌。更何况,王昭君的政治内涵、人格魅力以及现实意义比之其他几位美人更具有宣传价值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,“昭君文化”这个品牌基本上还处于一种闲置状态。由于宣传不到位,“昭君文化”的知名度仍然停滞在历史的档案里。从未来世界“和平与发展”的主题看,“和谐文化”始终是我们文明生存的精神力量,“昭君文化”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。近几年来,海内外媒体更加关注这种原生态的文化资源。2006年央视放映了电视剧《昭君出塞》,海外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《昭君人与昭君戏》,澳大利亚电视台专程来昭君村拍摄昭君宅,日本NHK电视台在昭君纪念馆录制电视节目等等。但我们自己却没有抓机遇进行进一步地拓展,尤其是在宣传方面显得相对消极和被动。

3、缺少创新。

在“昭君文化”的推介方面,我们过去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,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。1987至1998年,兴山县委、县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“昭君文化艺术节”,“文化搭台,经济唱戏。”在宣传“昭君文化”、加强与内蒙古的文化交流、引进项目资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但这种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文化活动中断了。目前,我们的宣传活动也大都是应景式的,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。尤其是没有深层次地拓展“昭君文化”内涵,没有赋予“昭君文化”新的时代特色,“昭君文化”市场相当狭窄。

4、模式陈旧

多少年来,我们的“昭君文化”研发始终停留在计划经济色彩的文化体制中,迟滞在“政府包办、小打小闹”和“申遗、得奖”等低层面,“昭君文化”的研究,既远离了市场,又脱离了群众。同时,我们在研究过程中,也走过不少弯路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的“昭君文化”开发还谈不上有什么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模式,尤其是缺乏“昭君文化”的市场主体和多元化的投资体制。

5、体制不顺

“昭君文化”是名人文化、是地域文化。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以文化为动力的经济载体。当然,这种载体的典型代表就是方兴未艾的旅游业。兴山县的旅游历史不短,资源也很丰富,而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机遇。但目前的“文化旅游”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,尤其是没有形成以“昭君文化”为核心的旅游业综合开发可行性思路。就现阶段看,“文化”“旅游”各自为政,难以形成拳头产品。“昭君文化旅游”严重缺乏“昭君文化”含量,文化旅游配套产业品味不高,没有特色,尤其是没有开发出独具特色的“昭君文化”系列产品。

 

 

二、“昭君文化”研发思考及建议

 

 

(一)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。

首先,必须牢固树立“现代旅游以文化含量论输赢”的发展理念,彻底改变过去把文化置于附属地位的错误认识。不仅要形成文化与旅游互动互促交融共赢的概念,更要形成“旅游的经济效益来源于文化”的共识。

其次,必须牢固树立“昭君文化兴县”和“四个一体化”理念:兴山旅游产品和昭君文化产品一体化,兴山形象与昭君文化旅游整体形象一体化,昭君文化品牌与兴山旅游品牌一体化,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一体化。

第三,我们必须牢固树立“昭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”的理念,坚定信心,抢抓沪蓉高速公路和鄂西生态文化圈建设的机遇,充分利用“昭君文化”优势,着力打造以“昭君文化”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,全面振兴文化旅游经济,使之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。

 

(二)、科学定位“昭君文化”。

检点历史,我们发现,过去对“昭君文化”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文艺的层面,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功能。要真正发挥“昭君文化”的现实作用,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定位,使“昭君文化”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概念。否则,我们就缺乏文化追随的理论依据。笔者认为,要科学定位“昭君文化”,就要本着“因地制宜,突出个性,服务现实,合理创新。”的原则,理性概定“昭君文化”的内涵,充分拓展“昭君文化”的外延。

首先、充分挖掘“昭君文化”的深刻内涵。

笔者认为,今天意义上的“昭君文化”,应该概定为:以固有的出塞和亲文化为源头、以鄂西地方传统文化为根基、以雅俗共赏的文化文艺为载体、展现“和谐”精神,激发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精神动力。“昭君文化”定位要准确,形象要独特,策划要唯一,主题要鲜明。

“昭君和亲”的历史事实不仅形成了民族和谐友好的局面,更有意义的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。而今,我们要紧紧围绕“和谐昭君”的主题,及时走出局限于学术圈子之内的象牙塔,重点应推介它“和平统一、稳定友善、团结和睦、繁荣发展。”的精神内涵,从而吸引别人产生对昭君人文精神的冲动、渴望与认同,逐渐形成一种“和文化”的新时代核心价值体系。我们研究昭君文化的动机,应该是寻找她的现实驱动力;我们研究昭君文化的落脚点,应该是挖掘她服务现实的潜力。

其次、切实拓展“昭君文化”的广阔外延。

一是历史文化。王昭君的出生地兴山县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因县治兴起于群山,故名兴山。距今约七、八千年前,已有人类繁衍生息。周历王时(公元前857-842年),熊绎后裔熊挚封至兴山,筑高阳城。秦、汉属南郡秭归,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(公元260年),“分秭归北界立兴山县”,迄今为止,已历时1700多年的历史。“帝高阳之苗裔”。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,老童、祝融为远祖,鬻熊为始祖。从周成王(前1042-前1020)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楚地,再到熊挚封至兴山,渊源于姬周文明的楚文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。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,遵循人文发展的脉络,更进一步研究探讨昭君出塞前的生活情况、出塞动机以及楚汉文化的历史积淀。

二是红色文化。兴山县是一片红色土地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来亨率众在这里坚持斗争13年;辛亥革命时期,有兴山籍首义志士高尚志、孙绍箕、陈广安、贾也洪、邢予文等人;土地革命时期,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创建了“巴兴归”苏区,是贺龙领导的湘鄂根据地之一;抗日战争中,兴山是保卫重庆的正面战场,兴山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;解放战争时期,兴山是中原部队开辟的游击区,涌现了张谦光等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。

三是地域文化。“昭君文化”应该界定为“地域性名人文化”。它的滋生土壤以及成长空间理所当然应该是该特定地域的历史沉积、自然环境、生活风俗等外在因素。诞生于鄂西地区的“昭君文化”有着典型的农耕文化代表性,至今仍大量保留和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楚文化活化石,具有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和底蕴,在人文、名胜、移民、禁忌、民俗、建筑、音乐、宗教、饮食、禁忌、方言、手工等诸方面都有值得挖掘和弘扬的文化遗产。

四是名人文化。名人名胜是一种极具文化品位和高社会效益、高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,非常值得大力挖掘、努力开发和广泛利用。兴山虽说是山区小县,但她历史悠久,地灵人杰。这些名人即是历史文化的载体,更是兴山人民的骄傲。这其中,一类是传说人物,以宋朝状元奂谷珍为代表;二类是民间机智人物,以建阳坪文三猴子为代表;三类是科教人物,以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谈锡恩为代表。

五是时代文化。任何文化的真正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与现实结合,与时俱进。兴山县既有典型的革命文化,更有出色的建设发展文化。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建国以来所形成的“水电文化”、“移民文化”“新闻人物”拓展“昭君文化”的精神资源和价值根基。(比方“猴子包精神”“当代活愚公万能安”等。)

第三,整理规范“昭君文化”。

“词客各摅胸臆懑。”(董必武)“昭君文化”有着很多的演绎因素,要科学定位,就必须整理规范。一是要摈弃过去一些不合时宜的称谓。比方我们应该更正王昭君“明妃”的称谓。“明妃”是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的,而正史中王昭君是“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(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九《南匈奴传》)(师古《汉书注》曰:“阏氏,匈奴皇后号也。”《索隐》亦曰:“阏氏,匈奴皇后号也。”)。二是要选择精编一本权威性的《昭君文化》书。三是要整理统一有关王昭君的传说故事,并精练提升传说的人文水准。

 

(三)、成立“昭君文化”研发机构。

一是要长规划。把“昭君文化”的研究开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。鉴于“昭君文化”的严肃性和学术性,建议邀请专家策划研发“昭君文化”的中长期实施方案,制定出符合兴山实际的具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。

二是要设机构。建议以县政府名义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,同时落实领导责任制,加强对“昭君文化”开发工作的领导,落实“昭君文化研究协会”目标任务。建议把文联从文化局独立出来,恢复原来的编制,设立“昭君文化”研发办公室,落实专职人员,切实做到“有班子、有阵地、有目标、有结果。”

三是要建队伍。开发“昭君文化”是个系统工程,即有艰巨性,又有复杂性;即有紧迫性,又有长期性。这就须要培养一支热爱昭君文化的队伍。从现实情况看,熟悉“昭君文化”的一批文化工作者,绝大多数已经退休多年(有的已经淡出研究多年),我们目前不仅青黄不接,而且人才奇缺。所以我们要着手培养本地专业人才队伍,兼顾外地专家学者,团结一批热爱“昭君文化”研究的人才。

四是要设立“昭君文化”研发基金。

 

(四)、发挥“昭君文化”产业效益。

1、高度重视“昭君文化”品牌

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名人文化,“昭君文化”是一种原造型的、垄断型的民族特色品牌,它本身蕴含着别样的经济元素,最能形成核心竞争力。从以往的经验看,我们更多注重的是“昭君文化”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,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她的经济开发潜力,从而不同程度地窒息了“昭君文化”的发展生机。要弘扬“昭君文化”,发挥“昭君文化”的作用,就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,激活名人文化资源,开发产品,打造品牌,增加“昭君文化”产品的附加值,延伸文化产业链条,使“昭君文化”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。

2、转变“昭君文化”研发方式。

一是要真正发挥“昭君文化”的综合效益,彻底转变“昭君文化”开发方式,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,从现行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文化体制中走出来,主动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。二是要重塑“昭君文化”的市场主体。“昭君文化”品牌是兴山乃至全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文化资源。要把“昭君文化”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,开发“昭君文化”产业市场。三是要创新“昭君文化”投资体制。提高“社会文化社会办”和“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”的意识,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,形成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。

3、开发“昭君文化”旅游产品。

“昭君文化”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,是兴山旅游开发的核心与活力之所在,更是兴山发展旅游经济的灵魂之所在。一是要抢抓“鄂西生态文化圈”和“两山一江”旅游开发的大好机遇,积极打造以“昭君文化”为核心内涵的旅游品牌,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,积极寻求与神农架、秭归等地的合作,打造文化旅游经济板块;二是要以“昭君文化”品牌统筹县内所有旅游资源,在“昭君文化”品牌下统一规划、统一包装、统一促销使兴山境内的景点和景区;三是要开发与“昭君文化”相关联的文化旅游资源,深挖新县城、香溪等品牌资源的文化潜力,同时赋予兴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“昭君文化”内涵;四是要借新建“昭君文化园”之契机,进一步保护和修缮现有的“昭君文化”硬件设施,同时,新建一些有“昭君文化”品味的设施,如昭君博物馆、昭君书院、昭君书画社、昭君读书社等等;五是要大力开发具有“昭君文化”特色的旅游纪念品,如昭君村绣、昭君汉服、昭君系列茶、昭君奇石,以及磁卡、邮票、明信片、纪念章等。

 

(五)、创新“昭君文化”的推介

1、加大推介力度。

在推介方式、推介地域与推介时间段上有突破,要真正实现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科技支撑的全天候、全覆盖、大规模、大文化的推介,真正开辟一条展示与宣传、交流与合作、经营与开发的新途径。

2、明确推介思路。

通过文化节目展演、代言人展示等艺术化的手法,展现“昭君文化”的魅力和形象,增进其影响力与亲和力。要按照“唱响一首歌,拍好一部片,演好一台戏,出好一本书”的宣传思路,改变单打独斗的宣传状况,营造“写昭君、唱昭君、演昭君”整体联动的立体宣传声势。

3、创新推介活动。

要围绕“昭君文化”资源的开发,认真策划、创意并组织活动。恢复、修正、创新两年一届的“昭君文化”艺术节。结合传统节日,挖掘本地风俗文化并赋予昭君文化色彩(七月十五的河灯节)。不定期举办“昭君杯”选美、摄影、书画等文化文艺赛事。

4、加强推介联谊。

要主动寻求与其它美人故里的联谊活动,借助发达地区名人文化的影响力带动“昭君文化”的发展。

 

 

2009.7

 

相关资讯

  • 王昭君

    四大美女中她最悲剧,拒绝潜规则被远嫁匈奴,为两代人生子2017-07-09 艺术精彩 文章来源 阅 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: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王昭君是历史上的一代美人,因“和亲”而名扬古今。汉朝在立国之初,便与匈奴兵戎相见,烽烟蔽日,鼙鼓震天。自…

    2017/7/9 21:57:35
  • 沙漠

    2017/7/8 7:52:03
  • 婚嫁

    2017/7/7 22:36:35
  • 试论《王昭君传说》的儒家情怀 张学元

    试论《王昭君传说》的儒家情怀 湖北兴山党校:张学元 王昭君是个历史人物,由于她所处的历史久远,留下的文字记载不多,因而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演绎空间。 张学元简介:张学元,男,湖北作家协会会员,宜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迄今为止,已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半…

    2017/7/9 22:22:07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